浅析国内外工程造价的差异
摘要:中国有着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建设,其中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但由于中国标准的造价体系起步晚,实施不严格等原因,与国际标准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就将把国内与国外在工程造价上面的内容做个简单的比较,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希望国内能学习国外优秀的地方。
关键词:工程造价;价格管理;计价方法;管理理念
1 国内外工程造价结构的差异
1.1中国的工程造价结构
在中国,是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共同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明确规定了工程造价结构的内容,且工程造价的主体是由建设投资部分构成的,建设投资是由工程建设资费用、预备费用以及其他费用这3方面构成。在这个三大方面里面又可以分成详细的几小部分,例如工程建设费是由设备和工具的购置费用以及建筑安装工程费这两大部分构成的,工程建设费是直接构成固定资产实体的主要费用。在建设项目的投资费用和单项工程造价费用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应该被列入到投资中支付的费用为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了避免意外情况造成的自己短缺问题,保证建设工程顺利施工而预先安排的资金为预备费用。
1.2外国的工程造价结构
在工程造价项目的造价结构上,在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结构进行分解,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的各项进程以及各项目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进行全面详细的掌握,汇总最低级别所有项目单元的成本,算出建设工程的总造价。目前在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方面主要有英国的工料测量体现、美国的造价工程管理体系和日本的工程积算知道这三种模式。
2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差异
2.1工程造价的价格管理
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这些地区,它们在其经济领域内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筑产品完全商品化。这是与我国经济体系以及建筑体系上完全的不同。在外国的经济体系上,它们交换的是市场的经济活动以及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且是由市场调节机制完全确定和调节其价格关系。
举个例子,在美国和英国,如果要对政府投资或者私人投资工程,则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政府投资工程设是由设立的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管理,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政府投资或者私人投资工程的时候,都必须通过招标投标由市场形成建筑产品自身的价格的,政府不能且不会直接干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要做的就是制定严格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和约束市场行为。
众所周知,国内外价格管理的主要差别在于价格管理体制不同。在国外,建筑产品价格管理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实行由市场调节的价格管理体制,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经济政策的决定,国内一直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也就是说, 对工程造价实行的管理政策市由政府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的,像这样的政府行使的工程造价管理职能,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强调定额作为政府的法定行为的,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定额含量或者是工程取费及其费率的重要性,因而让国内的建筑产品的价格严重脱离了价值。
我国建筑产品价格管理不能反映建筑产品的真实价值,但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国外管理体系是直反映建筑产品价值的,能否真正地反映建筑产品的价值关键在于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这是我国迫切需要改革的一个方面。
2.2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
目前国际通行作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在世行贷款项目的招标投标中,一般且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在英国这个发达国家,虽然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己相当完善,但缺少统一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就衍生而成了由参与工程建设各个方面共同遵守的计量和计价作为最基本的规则。英国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与他国不同的是,注重工料测量师的使用。在拟建大小工程时,都会请工料测量师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各个阶段的预测,工料测量师会在地区差别、现场条件等因素有差异的情况下,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调整,给出一个合理的估算造价。
在美国这个各项制度都很完善的国家,是没有主管建设业的政府部门,那么也久缺少了统一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标准,美国的工程造价可以看成是自由型的价格形成模式,但不能说是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缺少规范。美国经过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多年实践,不但具有丰富的工程造价信息,且在计价定额、指标、费用标准等方面,都是是由各个大型工程咨询公司制定。这些机构所在的地方,都会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体系等,这样的结果就可以作为所管辖项目的造价估算标准。根据美国各地政府在不同时间段积累的资料,工程项目费用估算会在此基础上做出估算。
中国的做法是与美国做法不同的。国内是由政府决定,以定额体系确定价格,各个阶段的工程的每一项直接费用都是在分析价格的情况下确定,需要分项工程做出相应的单位估价表,分析各个因素的费用价格,这些价格就是分项工程构成的价格,不用考虑承包商给的价格形势。而在美国,不同费用的划分则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价格形成方式所决定的。美国的一项安装工程,其费用项目组成与国内费用组成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最直接的差别就是直接费。在美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里面,分包商的费用是属于直接费用的,但是在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最为主要的计价方法, 突破了传统的定额管理方式的限定,形成了一种新的计价方式。
2.3工程造价的管理信息系统
国外是十分看重资料的积累和信息的反馈,这些信息是建筑产品估价和结算的主要依据,是建筑市场价格变化的标志。但就目前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来看,工程造价的管理信息系统还很不健全,还没有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造价信息网络系统。因此,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当紧跟国际形势,及时作出反应,在建立相应的且信息网络系统的同时,更要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工作。
2.4工程造价的管理理念
国外的工程造价实行的是“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从管理理念看来,我国就完全不一样。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是由多方面负责的,先后包括投资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这些单位的工作互不衔接,因而估算存在着很大差异,投资失控状况相当严重。在管理理念方面, 真的要好好向国外学习。